黄山日报:古法传承与现代市场的“老味”坚守
休宁县东临溪镇临溪老街,这条毗邻市中心城区的古徽州糕饼主产地,每到中秋前夕便沉浸在浓郁的饼香中。“聋子”“朝阳”“余记老五”等8家食品厂和加工作坊开足马力,加工麻仁、豆沙、火腿、椒盐等传统口味的徽式月饼,1000米长的老街弥漫着浓浓甜香,成为当地最具热门的中秋符号,也带动了近百名农民在家门口务工。
临溪月饼的灵魂在于徽州古法加工技艺的传承。从馅心调制、包酥、包馅到贴纸、印红,每一道工序都遵循传统:精选优质面粉、农家菜油、上等黑芝麻、桂花糖等原料。“聋子”食品厂仍保留纯手工操作,人工调料、揉面的细节从未改变。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方式,让临溪月饼保持了金黄澄亮、皮薄柔软、油光发亮的质感,入口清香四溢、甜而不腻。
“聋子月饼”是临溪的代表性品牌,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创始人15岁起跟随父辈学习徽州糕点技艺,2014年企业改制后创办“聋子食品厂”。如今,第四代传人延续了“聋子月饼”古法加工手艺,保留了最朴素的“乡味”。这种对品质的坚守,让“聋子月饼”不仅畅销本县、屯溪老街,还远销“长三角”地区。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临溪月饼也在传承中创新。不少作坊改良了配方,控油控糖、不添加防腐剂,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人口味。同时,通过“现做现卖”“线下线上销售”等模式,让传统月饼走进更多家庭。“聋子月饼”每年中秋节前销量达10万斤以上,依然保持着“供不应求”的热度。
临溪月饼不仅是美食,更是徽州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记忆,见证了几十年的岁月变迁,用朴实无华的味道连接着游子与家乡。正如一位市民所说:“手工月饼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咬一口就能想起童年的中秋,想起家人的团聚。”这种“味觉记忆”,正是临溪月饼最珍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