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休宁县全域联动 智慧科普
九月以来,休宁县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全国科普宣传月系列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科技下乡、非遗科普、校园互动等多元化形式,将科学知识融入文化传承,覆盖青少年、农民、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学动能。
县科普宣讲团走进海阳中学、蓝田小学、万安小学等6所学校及社区,开展“休宁县党史”“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色石屋坑”“陶行知在万安”等6场红色主题宣讲。以“一块红布”“一担米”“一次战役”等鲜活故事,串联起休宁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脉络。他们结合自身学习研究经历,深情讲述革命先烈的“清贫”精神与为民初心,累计教育学生1030人,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为科学报国注入精神力量。
邀请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飊在黄山新教育学校开展安徽省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科普讲座主题为“人造太阳与未来能源”,覆盖500余名师生;开展安徽省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团全省校园巡讲活动,邀请合肥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何文才在海阳二中开展科普讲座,主题为“玩转计算机编程,提升计算思维”,学校200余名师生参加。
安徽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来到流口镇、鹤城乡,为山区群众带来科普盛宴,非遗科普展品展示、科学表演秀以及人形机器人表演,让山区群众特别是乡村学校孩子感受科学的魅力与神奇。黄山市科技馆在璜尖乡中心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以“科学点亮校园,创新筑梦成长”为主题,分实验秀与创客活动两个环节,活动将科学知识与趣味实践结合,为乡村学生带来别样的科学体验。
农技工作者深入五城、渭桥、溪口、齐云山等水稻主产区,开展稻谷收割测产验收。数据显示,2025年全县12.6万亩水稻产量均优于去年,科技对农业增产的支撑作用显著。科技志愿者还走进中国古村落溪口镇祖源村,与驻村第一书记共商“传统村落风貌与现代科技、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村民增收协同并进。县林学会结合五城镇实施2025年国家“双重工”——山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组织学会技术骨干前往项目实施现场,对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及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开展现场培训,推广应用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培育等实用技术,提高项目实施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成效。县科协、老科协向商山镇瑶溪村、阜田村及流口中心小学、人文馆赠送《休宁历史科技人物》等书籍,为乡村文化建设增添科技内涵。
蓝田中心小学师生在徽州豆腐博物馆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在黄山松萝茶文化博览园,学生们通过在参观了解茶文化历史与生产加工贸易的基础上,通过泡茶法古今演变以及中外差异化茶艺探究,深度剖析茶艺科普,激发青少年对茶的热爱。
医务科技人员则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心灵护航”讲座,传授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技巧,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齐云山中心小学举办“动物知识趣味竞答赛”,通过观看视频、笔试抢答、评选“科普小达人”等环节,实现“学、赛、评”联动,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汊口中心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包含教师前沿科技讲座、学生实践竞赛、环保垃圾分类实践、年级科普主题班会等,全方位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