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安徽日报:八旬退休教师心系休宁 献宝文房珍品

作者:程锦松 发布时间:2025-10-23 08:46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一纸笔墨情,半生桑梓心。10月19日,休宁县文旅体局与休宁县状元博物馆专程赴上海探望8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项永德,从这位因病卧床的老人手中,郑重接过其无偿捐赠的一对甲戌年铜制镇纸珍藏品。这对承载着文人情趣与乡土记忆的文房珍品,正式入藏休宁县状元博物馆。

据悉,项永德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青年时期怀揣教育理想曾远赴休宁县执教,将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当地的基础教育事业。尽管退休后定居上海,但他始终心系第二故乡,对休宁的文化传承尤为关切。此次捐赠的甲戌年铜制镇纸,是老人珍藏多年的文房雅器,采用传统黄铜材质打造,虽历经岁月仍光泽温润。

“当年在休宁教书时,就常听闻‘状元故里’的文脉故事,这对镇纸能回到休宁,才算得其所归。”卧病在床的项永德老人虽言语轻柔,眼神却饱含深情。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休宁县文旅体局与状元博物馆主动对接,此次专程赴沪接收捐赠,用实际行动回应这份赤诚。捐赠现场,工作人员向老人颁发了“海阳献宝”褒奖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休宁状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果。

作为休宁文化品牌活动,“海阳献宝”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接收各类文物藏品300余件,成为凝聚乡贤力量、传承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

此次项永德老人的捐赠,不仅为博物馆增添了珍贵的实物史料,更以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践行,诠释了“文脉相续、薪火相传”的深刻内涵。

“我们将妥善珍藏这对铜镇纸,计划在后续‘海阳献宝’专题展中予以展示,让公众感受文物背后的教育情怀与乡土眷恋,进一步激活状元文化的当代价值。”休宁县文旅体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