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镇:党建引领产业兴 文化赋能生态美

作者:陈璐 黄鑫 发布时间:2025-04-15 16:14 信息来源:流口镇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流口镇,一个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美丽小镇,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以生态为底色,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领航,筑牢发展基石。创新构建“三雁齐飞”人才矩阵,实施“青雁展风姿”计划培育青年干部,推进“头雁领航”工程强化组织核心,开展“鸿雁归巢”行动汇聚人才合力,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红网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举办“青雁课堂”、红色教育等活动10余场,做好书记“大遍访”、党员红黄榜、主题党日、红网连心·群雁筑巢等活动。扎实推进茗洲村争创“红色堡垒”五星村工作,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四位一体”的服务新格局。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全面完成全镇1298户乡风文明评议审议工作,完成925户A级以上信用户,54户“六好户”评定工作,以信用建设“软实力”铸就乡村振兴“硬支撑”。

产业发力,描绘丰收盛景。流口镇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发展,精心培育千亩生态茶园、高山食用菌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以茗洲村连续28年欧盟认证的有机茶园为核心,全域推进茶园绿色防控,完成4551亩茶园18万余片黄板扦插。境内已形成4家茶企和30余家茶叶加工厂,推动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强校地合作,持续探索流口村、黄三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盘活流口村小柘组闲置土地10余亩用于扩大种植规模,建成集生产菌种、菌棒、营养袋于一体的黄三村菌棒加工厂,黄三村农产品精加工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年加工农产品200吨,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文化铸魂,晕染乡风新貌。流口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新建成的茗洲村史馆以“茶韵”“礼仪”为魂,通过沉浸式展陈将乡愁记忆娓娓道来。积极谋划的茗洲村古建筑保护项目精雕细琢,让马头墙的斑驳重焕徽韵,使青石板路的蜿蜒再续乡情。传承传统制茶技艺、宫灯制作等非遗项目,挖掘本土乡村人才,3人荣获“市级乡村工匠”称号。以满足群众高品质、多样化文化需求为导向,举办“送戏下乡”“板凳龙民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焕发乡土文化活力。同时,推行“积分制”“乡贤理事会”,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评选,推动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生态固本,勾勒山水画卷。常态化运营生态美超市,潜移默化提升村民环保意识。组建生态美志愿服务队,自2024年以来开展“清洁母亲河 共护新安源”等志愿活动13次,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垃圾140余处,清除沟渠河道淤泥、垃圾50余处。深入推进新安江源头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松材线虫防治、森林防火、秸秆禁烧、河道巡查累计240余次,聘请专人开展大鲵保护区巡查检查工作,累计巡河220余次。如今的流口,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茶园叠翠处,采茶歌悠扬,与袅袅炊烟、鸡犬相闻的乡村生活相映成趣,恰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成为周边游客流连忘返的心灵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