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乡:革命老区“蝶变” 红色热土再谱乡村振兴新篇

作者:汪颖 程森涛 发布时间:2025-04-27 11:16 信息来源:板桥乡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在皖南青山绿水间,板桥乡梓坞村作为革命老区,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近年来,板桥乡以“联农带农”为核心抓手,通过精准施策、多元赋能,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这片曾为革命事业抛洒热血的土地,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焕发出崭新姿态。

梓坞村作为典型山区农业村,全村296户、1096人,域内17.4平方公里土地以林茶经济为主导。2024年,板桥乡以板桥乡现代产业园项目为依托,建成一条标准化烘青茶叶生产线,配备智能杀青、全自动揉捻、恒温烘干等现代化设备,推动茶叶加工从“手工粗放”向“数字精细”转型。经新生产线加工的茶叶,外形更美观、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醇厚,终端售价跃升至60-70 元/斤,直接带动50多名脱贫人口就业,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升级目标。

为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板桥乡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双轮驱动品牌建设,一方面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推广122亩生态茶园有机化管理;另一方面将非遗制茶工艺、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配套建设的农耕体验区2024年接待游客1500余人次,通过“采茶—杀青—揉捻—烘干”全流程体验项目,使传统制茶技艺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消费场景,有效促进了板桥乡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作为革命老区,梓坞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同步推进“红色旅游+茶旅+鱼旅”协同发展。升级鱼博馆为泉水鱼记忆馆,利用3D影像、全息投影、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党史课堂”,形成“赏呈村油菜花、尝板桥泉水鱼、忆老区拥军情” 的立体旅游体验,成功打造出皖浙赣三省边界乡村红色文化旅游“新名片”。2024年全村经营收入达135.86万元,同比增长90%,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1万元,茶鱼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如今的板桥乡,正以产业为基、品牌为翼、文旅为魂,走出一条革命老区振兴的特色之路。下一步,该乡将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研学基地标准化建设,持续擦亮“红色板桥・绿色振兴”的区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