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休宁37:历史人物——汪之瑞 渐江 查士标 孙逸
汪之瑞、渐江、查士标、孙逸是新安画派的代表画家,他们都是平民,毕生致力于书画,师承和风格都很相近。清康乾年间诗人书画理论家张庚的《国朝画征录》,始以休宁旧称海阳冠名,其被称为“海阳四家”。
汪之瑞(?~1657),字无瑞,号乘槎,县东锡头山人。新安画家李永昌高足。明亡入清,绝意仕途,寄情山水,以书画自遣。书学唐代李邕(李北海),功力深厚,以刚劲圆韵著称。画擅山水,以悬腕中锋,运渴笔焦墨,多作麻皮、荷叶皴,爱作背面山,笔墨简淡、雅重。曾称:“尽能疏能密,有奇有正,方称好手。”每当酒酣兴发,落笔如风雨骤至,瀑泻九天,挥洒纵横,气宇轩昂,豪迈自喜,大有不可一世之概。常一日绘画数十幅,兴尽僵卧,数日不起。在画坛享有一定声誉,为“海阳四家”先锋人物。安徽省博物馆藏有其山水画二幅,黄宾虹曾题诗其上。此外,尚有《行书六言传》轴、《枯树图》轴、《松石图》轴等作品传世。
渐江(1610~1663),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歙县人,明末诸生。早年丧父,生活贫困,以做铅椠卖钱养母。明亡之后,不婚不宦。曾参加复社进行反清活动。后漫游武夷山,在福建建阳随古航禅师为僧,法名弘仁,号渐江。工画山水,师法倪瓒,又不为所制约,自辟蹊径,独铸风格,笔墨瘦劲,意境高远。所作层崖陡壁,伟俊沉厚,非一般以疏竹枯株摹拟高士者可比。曾首先提出“敢言天地是吾师”的主张,纵情山水,师法自然。清顺治十三年(1656)由福建归故里后,常往来于黄山、雁荡山之间,多写黄山、白岳松石。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康熙二年(1663)冬渐江圆寂于五明寺,传世主要画作有190余件,其中有《黄山真景图》60幅和《晓江风便图》等。又兼工诗文,后人辑其题画诗143首,编成《画偈集》1卷。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别号懒标、懒老,县城西门人,明末诸生。其家世代书香,多藏古铜器及宋元书画真迹,自幼耳濡目染,能吟诗属文,又精于书画及鉴赏,时人称之为“查文学”。清兵入关后,弃举子业,先后浪迹南京、扬州等地,恨世疾俗,寄情山水,以诗书画自遣。其画初学倪瓒,后受梅道人、董其昌影响,惜墨如金,运笔简洁,风神懒散,气韵荒寒,与孙逸、汪之瑞、渐江并称“海阳四家”。其书法则学米芾,潇洒苍劲。才思敏捷,每作一画,题诗亦成。性疏懒嗜卧常日晡而起。畏接宾客,常托辞逃避,曾有一要人三顾其门而不得见。晚年画艺超迈,直入化境。传世书画较多,主要画作有《狮子林图册》《南山云树图》《岗陵秋晓图》《幽壑流泉图》等。诗作有《种书堂遗稿》3卷、《题画诗》2卷。《清史稿·艺术传》有其传。
孙逸(?~1658),字无逸,号疏林,清休宁人,流寓芜湖。酷爱读书,每日不辍。工山水、人物、花卉,善书行草。作画多用枯笔淡墨,蹊径别开,有淡而韵浓、简而意足之妙。所作《歙山二十四图》,绘歙县真山真水,尤为传神,由歙县知县靳治荆刊刻成册。人物学文徵明,有“文待诏后身”之称。与查士标、渐江、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后与芜湖萧云从齐名,并称“孙萧”。传世作品有临摹唐寅《鹤林玉露册》《设色山水图》《仿云林山水图》《秋山图》以及与李永昌、汪度、江韬、刘上延合作的《冈陵图》等。
皖公网安备 34102202000191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