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休宁县持续完善便民文化服务设施,加大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内容和水平建设,不断改善群众文化生活品质。今年计划改扩建的4个公共文化空间已全部竣工,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拥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走进休宁县东临溪镇心安社区的社区书屋,一楼的楼梯口设置了阅读区和棋牌室,闲暇无事的老人们饭后就相约来到这里看书、看报、下棋。在室内小球活动室,不少市民带着孩子练习羽毛球、乒乓球。二楼的图书阅览室成了孩子们的避暑小天地,看书、写字、画画、听故事、玩玩具、做手工、看动画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的暑假多姿多彩、收获满满。
“我们在寒暑期期间还举办特色托管班,周日开展特色兴趣班活动,今年以来,已经举办创意花馍、艾叶枕头DIY等各类活动100多场次,惠及居民超两万人次,全方位满足了居民多元文化生活需求。”社区负责人王瑾介绍道。
建设以来,心安社区书屋积极完善空间布局,提升阅读区域,增添儿童电子读物,配备书籍桌椅等,设有老年人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阅览室、理论宣讲室等,涵盖阅读分享、艺术展演、培训讲座、科普教育、文艺沙龙、影视播放、公共社交等7大功能,提供夜间服务,持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归属感。
“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建好后,我经常和小区的姐妹们来社区聊天下棋、排练舞蹈,这里的环境非常好,让我们退休老人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退休老人江祁兰说道。
五城镇红坑源村因地质灾害原因避让搬迁,新建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当地的阳台村、西田村、五丰村相近,辐射服务范围大。今年,村里还新增完善了阵地设施,添置了阅览桌、凳、围棋桌、象棋桌、毛笔台桌、沙发等,大大丰富了文化服务内容。
“我们这前后还有大广场,晚上附近的村民都能在这里跳广场舞、打打球,特别是暑假来了,几个村的孩子们都可以来到我们这里练字、画画、看书,家长们可以放心把孩子们交给我们。”红坑源村负责人胡林峰说道。
据悉,2024年该县建成公共文化空间3处,今年通过改扩建完成4处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这些文化空间分布在城乡社区,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休宁县新闻出版局局长孙云前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服务品质与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精准对接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协调推动举办文化体验、艺术普及、互动交流等多元形式的活动,不断拓宽公共文化供给的广度与深度。”
(休宁县委宣传部谷庆江、吴玉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