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微凉,碾米店成了最热闹的去处。五、六户农户或骑电瓶车或驾四轮车,载着早已洗净的山芋陆续赶来,将不易储存的秋收果实送进机器碾碎,一年一度的山芋粉晾晒季就此拉开序幕,烟火气里满是丰收的实感。
“今年收成好,一下拉了400斤过来!”刚送完山芋的农户擦了擦汗,笑着说道。周围农户的加工量多在百把斤上下,大家围着机器等候时,还不忘交流山芋的品种和晾晒技巧。碾米机轰鸣作响,新鲜山芋瞬间变成细腻浆泥,农户们再将浆泥装袋带回,后续过滤、沉淀、晾晒,一步步将薯香凝练成白花花的淀粉。
碾米店老板正忙着调试机器,手上的活没停,嘴里也应着话:“这几天天凉快了,农户们都赶过来碾山芋,一天下来得碾上千斤。”他指了指旁边的机器,“专门调慢了转速,碾得更细,出粉率也高些,大家都放心把山芋往我这送。”
“山芋怕冻,做成粉能存大半年,过年做圆子、炖菜都离不了。”一位农户坦言,纯山芋粉在市场上很抢手,这百斤山芋出的粉,既能满足自家食用,多出来的还能换些收入。
从碾米店的机器轰鸣到未来晒场上的“白茫茫”,这延续多年的传统工序,藏着农户们顺应时节的智慧,更晒出了秋日里的丰收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