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流口镇:筑梦山野 “驻”力乡村蝶变

作者:陈璐 韩志武 发布时间:2025-08-01 08:50 信息来源:流口镇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盛夏时节,流口镇黄三村黄宁源山坞绿意葱茏,山风拂过林间,送来阵阵清凉。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安徽省首家红托竹荪林下种植示范推广基地试种成功,一簇簇竹荪破土而出,宛如山林间点缀的珍珠,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摩学习。

自2024年6月驻村以来,黄三村驻村工作队便深深扎根这片沃土,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践行初心。驻村伊始,正值汛期。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并肩作战,24小时轮班值守,紧盯河道、低洼路段,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户4人。洪水退去后,他们带头清淤消杀,全力保障村民出行安全。为摸清村庄“家底”,短短两周内便与村“两委”走遍全村5个村民组300余户家庭,着重对脱贫户、监测户的生产生活、健康状况、子女就学、政策落实等情况逐一记录,建立精准帮扶台账。同时,走访村内多家茶叶加工厂,指导企业完成清洁化改造,协助申报项目资金,真正把助企便民落到实处。

黄三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夯实组织基础。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深化信用村建设,完成信用户和“六好户”评定,创新拓展生态美超市功能,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在人才培育方面,实施“新农人”工程,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人,开展技能培训100余人次,组织干部赴黟县、祁门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同时,通过高校赋能乡村振兴,持续强化校地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聘请3名教授担任产业顾问,推动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挥党组织示范作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携手村“两委”大力发展传统茶产业的同时,创新发展思路,与黄山学院深度合作,成功试种羊肚菌、黑木耳、红托竹荪等高附加值品种。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24年建成300平方米标准化菌棒生产车间和种植基地。2025年重点推进产业升级,新建1000平方米农产品精加工厂房,配套烘干、冷藏和电商展销设施,预计年加工农产品200吨,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创新采用“基地种植+精深加工+电商营销”发展模式,通过“线下体验+线上直播”双渠道销售,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助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坚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以文化滋养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与村“两委”精心策划、合力推进,组织文艺汇演、送戏下乡、舞龙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义诊,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携手书法协会举办写春联送祝福活动,让传统年味更浓、乡情更暖。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从防汛救灾到产业发展,从组织建设到文化惠民,黄三村驻村工作队用实干与担当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我们将继续紧紧依靠村‘两委’、全体党员和广大乡亲,把驻村工作做深做实。”黄三村驻村第一书记表示,“未来我们将以创建精品示范村为抓手,在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