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商山镇:聚力人居环境整治 擦亮和美乡村“新底色”

作者:王凯丽 发布时间:2025-09-08 15:06 信息来源:商山镇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为切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商山镇以全域人居环境“三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总牵引,通过“精准整治破难点、协同共建聚合力、长效巩固促常态”的工作路径,将人居环境提升与群众需求、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不仅让乡村“颜值”显著提升,更激活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全镇乡村振兴事业筑牢坚实根基。

微改精提,村貌焕新升级。商山镇摒弃“大拆大建”模式,以“机械+人工”协同作战为主要方式,构建“镇统筹、村落实、户参与”的三级整治体系,推动环境整治从“面上覆盖”向“细节精致”转变。调配挖掘机、清运车等机械12台次,重点清理陈年垃圾、河道淤泥等“硬骨头”;村组干部、保洁员、公益岗人员及党员群众组成13支志愿服务队,采取“分片包干、拉网排查”模式,对墙角缝隙、房前屋后的枯枝落叶、乱堆杂物逐一清理,确保“无死角、无盲区”。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清运各类垃圾80余吨,清除乱挂乱贴广告110余处,整治乱搭乱建54户,拆除无功能建筑及旱厕36处,清理宅前屋后堆物147处。在此基础上,该镇结合“微改造、精提升”理念打造特色节点,阜田村580平方米村民活动中心主体已完工,室外铺装、绿化种植正有序推进,建成投用后将成为集议事、休闲、文娱于一体的“村民之家”;村民自愿捐出闲置土地1.2亩用于拓宽村道,同步在路边打造“一米菜园”20余处、“口袋公园”3个,藤蔓掩映的矮墙上绘制“农耕记忆”“乡愁故事”等彩绘4幅,真正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瑶溪村则通过清理村内闲置土地,种植花木,铺设砖块,让昔日“垃圾堆”变身村民闲暇时散步纳凉的好去处,幸福感显著提升。

宣传引领,凝聚整治共识。为避免整治工作流于形式,商山镇注重搭建群众参与平台,通过召开户主会、村民代表座谈会,用“晒照片、报数据”的形式通报整治进展,公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现场解答村民关于土地流转、设施建设的疑问。针对土地纠纷、拆危拆厕等敏感问题,该镇组建“党员攻坚队”,安排专人“一对一”上门沟通,通过出具证明、讲解方案等方式消除村民顾虑,动员村民主动让地拓路。同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褒扬力度,引导群众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共建共享氛围。同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褒扬力度,引导群众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共建共享氛围。

机制带动,美景不“褪色”。为巩固整治成果,商山镇正加快构建“日常监督、动态评估、正向激励”的长效管理体系。建立“镇每月巡查、村每周排查、户每日清扫”制度,镇村干部下沉一线开展“随手拍”督查,发现问题立即交办、限期整改,确保问题不反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巡查2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89个;推行落实将门前“三包”等情况纳入党建信用积分体系建设,推深做实信用治理。修订“接地气”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改变影响村庄环境的不良行为,实现乡村环境由“一时美”向“一直美”的升华。

下一步,商山镇将继续深化“环境整治+产业发展”融合模式,依托改善后的生态环境,培育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让村民在享受宜居环境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真正以人居环境的持续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更持久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