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党建红”点亮“中秋月”便民文化双暖民心
近日,海阳镇萝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匠心独运,以“‘党建红’点亮‘中秋月’”为主题,紧扣“聚邻里、暖民心、促治理”主线,成功举办了一场融便民服务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秋节系列活动。活动将党建引领的治理效能与传统节日的团圆温情巧妙结合,让居民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深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浓浓暖意。
活动现场,便民服务区人气高涨。义诊、义剪、免费磨刀等点位前秩序井然又充满温情。“师傅,麻烦帮我把这把菜刀磨快些!”“小伙子,给我理个精神点发型!”“医生,帮我测测血糖正常吗?”……居民们的需求声此起彼伏。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一身戎装的部队官兵、忙碌的白衣天使,构成了现场最亮丽的风景线,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传递着关怀。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社区党委的精准谋划。社区提前运用“红、橙、黄三色预警管理”机制摸排居民需求,针对性地链接资源:联合辖区卫生服务站组建“医疗服务队”满足老人健康关切;协调驻地部队官兵提供优质理发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发挥特长,提供磨刀等生活服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周到的服务,解放军同志手艺真好,这个中秋过得特别舒心!”83岁的陈大爷摸着新理的发型,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据了解,萝宁社区长期坚持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落到实处。为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社区创新实施针对“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的“三色预警”管理机制,并积极拓展外部支持网络,与包保单位、驻地部队、县山越救援队、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非公党组织等签订帮扶协议,构建起一张“全覆盖、多层次、高效能”的社区关爱保障网。
为确保关爱措施精准直达,社区对红色预警等重点人员户推行“包保责任牌”挂牌制度(经居民同意后),在门前醒目位置公示包保责任人(社区书记、网格长、救援队志愿者)信息,方便居民随时联系,既压实了责任,也增强了服务透明度。同时,社区设立“重点人群微心愿墙”,收集居民“需要上户理发、帮忙修理家电”等微小心愿,由共建单位、党员及社会组织主动认领,助力圆梦,让服务更具温情。
萝宁社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搭建了服务平台,凝聚了邻里亲情。据悉,2025年以来,社区已累计组织4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惠及居民超过300人次。下一步,萝宁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便民服务”“党建+文化传承”等系列行动,着力构建“党员联户、邻里互助”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