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维自查”工作法 推动医保基金监管提质增效
为切实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我县医保部门积极探索医保基金监管新模式,创新构建“培训+宣传+智能+制度”四维联动自查工作法,有效推动医保基金使用从被动监管向主动规范转变,为医保基金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培训筑基,激活自查自纠“动力源”。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政策理解不深、自查能力不足等问题,县医保局坚持以培训为抓手,广泛开展“政策业务全覆盖”培训,积极提升全体经办人员和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联合卫健部门开展自查自纠专项督导,建立联合督导组,分片下沉基层,以现场“一对一”督导的方式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执行医保政策,严格落实自查自纠工作,有效发挥定点医药机构的主体责任,确保医保基金合理、规范、安全使用。相继开展政策业务培训3期,培训人员近280余人次;举办政策大讲堂7场覆盖500余人次。
宣传聚力,营造自查自纠“强磁场”。围绕构建医药机构“人人知规范、主动查问题”的良好生态环境,县医保部门采取“多维度、全方位”宣传方式,进一步筑牢医务人员及参保群众的思想根基。阵地宣传全覆盖,在212家医药机构人流密集区设立政策宣传咨询台,摆放宣传折页,开辟宣传专栏,贴主题海报等,广泛宣传解读医保政策。创新新媒体宣传,通过拍摄医保政策小视频、小短剧,推送微信朋友圈;编辑政策“顺口记”,推送手机短信;录制医保“明白话”,推送“村村通”广播等方式,构建立体宣传格局,提升宣传效能。截至目前,已拍摄政策视频7期播放量超60万次,推送短信3.3万条,播放“大喇叭”7期,粘贴海报400余份,答疑解惑800余人次。
数智赋能,打造自查自纠“智慧眼”。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医保基金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自查自纠工作的质效。强化智能监控应用,充分运用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和智能监控子系统,实现对基金使用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的全流程监控,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通过智能审核系统推送2024年度的疑似违规数据,经初审、复审合议和终审,确认县域内61家定点医疗机构存在违规问题,涉及违规费用4.3万元。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充分借助其大数据筛查优势,通过构建精准化算法模型,对海量诊疗数据、费用明细、药品使用记录等信息进行多维度交叉核验与深度穿透分析,精准识别“隐蔽性违规”线索,为医保基金监管提供更精准的靶向性“诊断”,有效提供监管效能。
制度固本,筑牢自查自纠“防火墙”。聚焦自查自纠“无章可循、落实不力”痛点,县医保部门着力建章立制,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明确执行标准、强化跟踪问效,形成“制定-执行-督查-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依、落地见效。推动社会监督常态化,精心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参保群众代表等担任特约监督员,全方位参与监督过程。深入开展“政策进社区”专项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有效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积极监督,构建起上下联动、群防群治的多元共治格局。建立完善医保与纪检监察、公安、卫健等部门线索移交机制,形成部门移交制度化,2025年以来,移交相关部门案件10起,对20家次机构、49名医师实施支付资格记分管理,强化震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