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镇:互学互鉴谋发展 交流学习促提升
为精准破解村级特色产业发展瓶颈,充分发挥选派干部桥梁纽带作用,11月6日,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流口片区选派工作队,赴流口镇流口村、黄三村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并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交流会,助力各村选派干部拓宽产业思路、凝聚发展共识。
此次考察聚焦流口镇核心特色产业——“食用菌”,首站走进流口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流口村选派工作队队长带领干部们实地走访16个种植大棚,详细介绍基地创新推行的“菌瓜轮作”新模式:“我们巧打时间差,3月收割羊肚菌后,利用菌床残留的丰富有机质,于5月底栽种西瓜,既实现了‘菌肥瓜、瓜养地’的生态循环,又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种出的西瓜甜度格外突出!”
随后,考察组一行抵达黄三村木耳种植基地,深入了解菌棒制作、采收加工、仓储物流等全流程细节。据悉,该基地通过与农产品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构建起“线上引流 + 线下实体”的双线销售网络,黑木耳菌棒年产能达20万棒,辐射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2.8万元,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的双赢。此外,在黄三村党支部书记牵头下,村里成立黄山市新安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联合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组建专家团队,建成全省首家红托竹荪林下种植示范推广基地,形成“产学研政”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基地创新采用“大棚 + 林下”双模种植模式,累计投入菌棒超万棒,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多品种食药用菌的全产业链发展雏形。
实地考察结束后,座谈交流会如期召开。流口村、黄三村选派工作队队长先后分享产业发展经验做法,与会选派干部结合考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围绕“破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强化品牌培育赋能”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唯有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方向,持续强化技术支撑、品牌建设和市场对接,才能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致富引擎”。
此次活动以“沉浸式”调研摸实情、“面对面”交流促提升,为选派干部搭建起互学互鉴、互促共进的学习平台,通过“田间课堂”的生动形式,将产业发展思路讲深讲透、落到实处。选派干部们纷纷表示,感谢县委组织部搭建此次学习交流平台,将把考察中的所学所思所获,转化为推动村级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立足村情实际、聚焦群众需求,精准选准产业方向,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让乡村振兴的“致富引擎”持续迸发强劲动力。
皖公网安备 34102202000191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