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杰,翰墨又香上海滩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十月的上海,浦江两岸,秋高气爽,秋色日浓,呈现出万物的成熟与丰满。
10月18至19日,余仁杰书法和王牧摄影联展暨《苏法》作品集首发式在上海图书馆二楼展厅闪亮登场,吸引了黄山、上海及全国各地数百名书法、摄影专家和爱好者齐聚一厅,共赴艺术盛宴。这是近年来余仁杰在上海第三次举办大型书法展,其五体皆能,神韵俱佳的书法艺术早已誉满神州。
18日下午三时,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黄山市政协原副主席胡宁等嘉宾在会上致词,盛赞余仁杰先生数十年来笔耕不辍的执著精神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余仁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精彩的致辞和讲话,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更加难得的是,苏东坡三十世孙苏东也专程赶来参加展会。
隆重的开幕式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步入书法展厅。迎面便见“雪泥鸿爪”四个大字,沉稳雄健、力能扛鼎。边上行书是苏东坡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字与诗珠联璧合,那种洒脱和飘逸,真似“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轻灵与飘逸。看到“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才渐渐懂得,这首诗真正着力或许并不是洒脱,而是深刻的记忆。
巨幅行书《赤壁赋》整整占了一面墙,气势磅礴,苍劲浑厚,墨色浓淡、线条粗细、章法聚散变化丰富,强烈的节奏感如一曲动听的音乐在展厅内回响。
草书作品有的似流风四扬,秋雨飘零;有的若流水潺潺,清新自然。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濡染陶醉,流连忘返。
这次书法展冠名“一蓑烟雨任平生”。其最大的特点是酣畅淋漓的翰墨,抄录的全是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让喜欢书法的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享受。
走进摄影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江流》,滔滔而来的江水,倒海翻江卷巨浪,不尽江流滚滚来,展示出生命力量的奔涌澎湃,让人豪气干云,斗志昂扬。
照片《灯塔》画面中,苍茫的夜色中,平静的水面上,远处一灯独明。美丽的画面,寓意丰富而深刻。摄影家王牧先生的作品,一幅幅就是这样的个性鲜明,活色生香地展示出一波波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真是妙不可言,令人回味无穷。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余仁杰先生一九四四年出生于休宁县蓝田镇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尤其酷爱书法,数十年握定笔杆不放松,每天勤学苦练不懈怠。古稀之年以后,“老夫聊发少年狂”,更加醉心翰墨,勤奋耕耘,赓续创新,不断突破,终于自成风格,跻身大师行列。这次启动首发式的《苏法》作品集,集中收录了余仁杰先生多年来创作的书法精品,具有极高的欣赏、学习、借鉴和收藏价值。
洗尽铅华留本色,“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痴迷书法,一世以书为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幅多么动人的人生美景。
皖公网安备 34102202000191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