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始祖”休宁松萝
千年养生精华,一品休宁松萝
松萝山 县委史志室/供
休宁松萝茶主产于列入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区之一的休宁县松萝山脉,创制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松萝茶的问世,带动整个徽茶一领风骚数百年。皖南绿茶名品的变迁发展,都和松萝茶有着或远或近的渊源,松萝茶也被称为“徽茶始祖”。
18世纪,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著名的“哥德堡号”在1745 年载着松萝茶远赴欧洲又开启了徽茶的新篇章。几个世纪以来,松萝茶的制茶技艺薪火相传,影响力不断扩大,所谱写的传奇也一直在延续。
始创炒技 誉为“炒青鼻祖”
哥德堡号 黄影/摄
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凤团茶、“惟令采芽茶以进”。皇权的干预,产生的必然结果是饼茶衰落、散茶崛起,这使散茶加工和瀹饮风尚兴起。
明代早期的散茶属于落青绿茶,后来人们为了提高茶叶的香气,逐渐改蒸为炒,其中杀青最关键。杀青就是将鲜叶不经过蒸熟而改用热炒,而休宁松萝的独特制法,恰恰就表现在这个“炒”字上。休宁松萝茶的炒制法在当时不仅是有影响而且得到了普及,并从实践上升为理论且屡屡被收入经典著述,广传天下。休宁松萝茶在中国茶史上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独树一帜的炒制技术。
上海的一些茶叶专家说:茶由蒸到炒的转变,实实在在的是茶叶上的一次革命。炒制出的茶,使茶叶保留了原来的色、香、味、形。也正是休宁松萝茶开创了炒制技术之先河,人们称休宁松萝是“炒青鼻祖。”
药效独特 人称“绿色金子”
好山好水出好茶 汪炳奎/摄
茶可治病,这是不争的事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不仅仅是在罗列全国茶叶名品时提到了休宁松萝茶,而且记载了休宁松萝茶的药用效能,尤其是记载了休宁松萝茶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等多种病症。有关休宁松萝茶的药用效能与保健记载更是在古籍中频频出现,如明代的《中药大辞典》、《万历野获编》和《本经蓬源》、《慈惠小纶》、《梁氏集验》、《本草备要》等。另外,民间流传的松萝茶疗方也很多,许多名医也常以松萝茶配合其他药物,治疗高血压、肾脏病、冠心病、红白痢疾等疾病,且疗效明显。
由于松萝茶具有独特的药效,所以被称为“绿色金子”。同时,素有“药茶”之称的休宁松萝还含有多种有机化学成分,如多酚类、氨基酸、果胶、儿茶素等含量,远比一般绿茶高许多,高达57.7%。
名家传颂 茶界独领风情
一壶新茗泡松萝 巴建军/供
茶,乃天地间之灵草嘉木,得日月之精华,自然雨露滋润而造福于人类。然而,历史上的各种好茶名茶,大都是生长在好山好水间,经茶人品尝、文人传颂后方为世人所看重。所谓茶因名人而传播、普及,人却是因茶而张扬、传奇……“休宁松萝”就是最好的明证。如明代沈周、徐渭、文震亨、袁宏道、许次纾、熊明遇、闻龙等名人;清代,记载休宁松萝茶的更多,如刘源长、陆廷灿、吴从先、程雨亭等;其中有郑板桥的“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在明清时代,文人雅士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松萝茶的产地采摘、加工以及品质和特点等方面作了美好的渲染和传播。由此可见休宁松萝在当时的名声,在茶界的地位,在茶人心中的份量极重。
从古至今,“休宁松萝”不仅是中国茶的杰出代表,而且在中国绿茶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休宁松萝”历经数百年,其销售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