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镇
一、镇情简介
溪口镇位于黄山市休宁县西南部,镇域面积224平方公里,辖13个村154个村民小组,共有2.43万人,为休宁县镇域面积第一大镇和工业强镇。溪口镇党委下辖村党委1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42个,共有党员1205名。距离市区约42公里,国道车程约60分钟,高速车程约40分钟。
工业强劲,境内有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双潭茶叶、凤来米业等规上企业,和创、嘉雄等昌辉配套企业;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85%,林地面积27万余亩,国家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面积有10余万亩;水资源丰富,境内有率水河、沂源河2条主河流和11条支流,3座水电站、7座小二型水库;资源丰富,有优质大米、烟叶、香榧、覆盆子、铁皮石斛、大鲵等基地。
溪口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风昌盛,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由敦古墓,相传清乾隆游江南时晒过龙袍的晒袍滩和鱼乐国遗址,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关帝庙。长丰村是状元吴信中的故里。
近几年,溪口镇的乡村旅游发展后者居上,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木梨硔以及梦里乡村——祖源村声名鹊起,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媒体的关注,每年接待量达20多万人次。以祖源梦乡村民宿群为代表的民宿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梦乡村祖源民宿群对传统村落带动致富的模式,得到各级政府的高顿肯定,被央视《焦点访谈》集中专题予以报道。同时随着国家重点水利项目月潭水库的完工,蓄水后水面可达海拔165米,将形成一个1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游船穿行其间,湖光山色,波光潋滟,养生天堂,溪口镇的乡村旅游将进入月潭湖时代的新天地。
近年来,先后获得安徽省汽配产业专业镇、安徽省五好乡镇党委标兵、全国重点镇、安徽省十佳宜居宜业乡镇、安徽省汽配产业集群 专业镇建设示范点、黄山市首批12个特色小镇中唯一的工业类小镇、安徽省森林城镇、安徽省月潭水库工程建设先进单位、黄山市2017-2020年度“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黄山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重点村简介
(一)祖源村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位于溪口镇西南部,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故地,偎依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全村辖6个村民组231户843人,党员30人。距镇区(至X015县道)7.6公里,距县城29公里,距黄山市区50公里。村内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生态绝佳,村中保留着众多水口、古桥、古民居、古树、思贤岭等历史文化遗存,尤以千年红豆杉、百余亩梯田景观而闻名,被外界誉为“梦里祖源”。
2014年8月祖源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6月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村”;2018年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2020年入选全国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12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15分钟的时间,专题报道了祖源村古村落发展情况,产生巨大反响。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一是整合资源引客商。在保持古村风貌、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整合打包生态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引进社会资本改造盘活本地环境资源、闲置资产,2016年成功引进上海宏森投资发展公司开发“梦乡村”民宿项目。二是村企合作推项目。宏森公司与祖源村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村委会对村庄农户闲置房屋及空闲地块进行统一流转,由公司出资实施项目建设,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改造古民居30栋,完成客房配套55间,建成集精品住宿、高山美食、养生康复、休闲旅游、艺术鉴赏、农事体验、娱乐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养生乐园,并于11月18日试营业,实现了项目当年投资当年运营。三是营销推介拓市场。开展“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年庆”主题营销,承办第八届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节,举办祖源民俗文化节、乡村摄影大展等系列活动,并通过义务导游、抖音推介、微信宣传等形式,多渠道推介祖源旅游资源,“游梦里祖源、品老家味道”IP逐渐深入人心。
“梦乡村”民宿群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家乐的发展,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办农家乐,直接收入多的年收益达40-50万元。同时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茶叶、笋干、馃、覆盆子等大量的农副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群众人均增收约2000元。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500万元,其中民宿(农家乐)接待2万余人次、收入240万元,村集体收入18万元,带动4名贫困户脱贫致富,村庄人口由2016年留守170人增至当前常住280人。
(二)溪口村
溪口村醉卧率水河畔,2008年村级规模调整后,由原木干、溪口、金城三村合并组建而成。溪口村辖29个村民组(溪口1-10组金竹 茶降 石坑 里屋 笃头 惦前 水碓前 深坞口郎村1-3组 金城1-4组 田里 麻榨 章干 二四坞)1133户4007人,党员人数164人。耕地面积367.68公顷,林地面积1538公顷,水田323.07公顷,茶园160.47公顷。
村东田畴那端,一座关帝庙依偎在参天古树旁,当地人称之为红庙。红庙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年间重修,庙右侧有关帝亭。昔日香火旺盛的关帝庙、关帝亭现在虽已严重腐朽,但脊檐上的鳌鱼、砖雕上的松鼠神态依然,住梁间的雀替、木梁上的精美木雕较为完好。
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汪由敦墓保存完好,坐落在溪口村溯率水而上2.5公里。墓占地570平方米,墓葬入口处耸立着一对6米多高的青石华表,雍容华贵。墓葬坐北朝南,土坑木椁,两米多高的青石墓碑用汉文和满文记载着汪由敦一生的业绩。三层拜台两侧,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各各相对,数百年来忠诚的守护在主任旁边,无声的诠释着汪由敦高洁的人品和辉煌的人生。
溪口沿河一带早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长长的街市,石板街道光滑平整,明沟暗渠纵横交织。两旁房屋,前店后坊;楼下作店铺,楼上供起居。村后屏山脚下有眼古井,三个井圈呈品字形,井旁以石围成半圆,其上有清道光年间的修井碑记,这种品字形的古井在古徽州极为罕见。
因良田肥沃,阡陌纵横,阳光充足,地势开阔,近年来以发展种植业而闻名。除了种植稻谷、油菜以外,还种植四季豆、甜玉米、菊花等农作物,尤其是金城甘蔗,皮薄生脆,甜爽可口,口感极佳,驰名远近。近年来,该村以汪立新、朱海树等农业种植大户为代表,上半年种植烟草,下半年种植蔬菜,每年可产生2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每年可以创造十几万元的税收收入。并且皖南烟草公司在该村建立了全县烟草育苗基地,有6个大棚。该村种植的烟草烟丝主供上海卷烟厂,部分烟草出口非洲津巴布韦等国。
现在的溪口村商业发达,是这一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过年过节,四邻八乡聚集置办节日物品,一派繁华。
(三)石田村
石田村处于溪口镇东大门,距离休宁县城约21公里,耕地面积3000余亩,山场面积17000亩。2008年,原阳干村(708人)、大路村(684人)、石田村(1409人)3个村合并至如今的石田村。现有16个村民小组(石田1-7组、盈下、阳干1-3组、何家、东充、黄泥塘、大路、下汊),人口2800余人,正式党员99人。村委会活动场所占地面积约300㎡,村卫生室占地80㎡。溪口镇的重点中学——石田中学坐落在该村,历年来为休宁中学、休宁海阳中学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
石田中心村、阳干中心村为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村,该村也是月潭水库和月潭湖建设的主战场,土地征收2000多亩,房屋拆迁178栋,月潭湖公司的集散中心、畔月谷后勤中心、月半湾码头都坐落在石田村。
石田村主要以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近年通过山场流转后,积极发展油茶林种植2000多亩。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高,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返乡创业,如开建材店、农资店、木材加工厂、茶厂等,目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000多元,在全镇位于中上等水平。
未来石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为:一是发展茶叶、大棚蔬菜、烟草、菊花等产业基地,成立合作社,与农户按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二是利用月潭湖旅游公司、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区位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产业;三是盘活水库、茶厂等村级资产,对外进行招租;四是利用低洼山坡进行果园的种植前期谋划;五是利用成立的村投公司平台进行招工、劳务输出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
三、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简介
(一)重点项目
溪口自来水工程:新建1万m³/d取水泵房,0.5万m³/d净水厂房,铺设DN100-DN600配套输配水管网约30公里。
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项目涉及石田、江潭、溪口三个行政村,其中灌排渠道整治总长16.48公里,排水沟治理总长2.81km,山塘整治5座,渠系配套建筑物共5座,其中渡槽2座,过路涵管1座,过路盖板涵2座。
阳干村美丽乡村整治提升改造整治工程:修复阳干村石板路2公里、三线下地2公里、修建400平方米休闲广场1座,配套景观节点打造等。
溪口镇率水河镇区段护岸工程:修建生态护岸2.3公里。
溪口镇亚行贷款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新建污水处理终端6座,提升泵站3处,真空收集站1座,铺设污水管网约40公里,覆盖冰潭中心村、冰潭村朱家碣组、江潭中心村、江潭村太溪组、溪口村石坑组、石田村东充和大路口组。
溪口镇美丽乡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涉及长丰村、石田村,建设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终端,实施改厕工程,同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并节点打造。
(二)重点企业
1.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简称“昌辉股份”)坐落在溪口镇上。集团自1975年创办以来,自主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现拥有员工1500人左右,产值每年在6亿元左右。
昌辉股份是国内最专业的研发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最具发展活力的芜湖、大美的黄山等建有核心生产基地。目前,昌辉股份以汽车零部件专业领域为基础,构建电子电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模具、零部件维修市场、进出口五大产业板块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电器组合开关、全车功能开关、门把手总成、废气再循环利用系统(EGR),以及汽车电子传感器、无钥匙启动系统等,产品主要为戴姆勒、通用、福特、大众等合资品牌,以及长城、江铃、奇瑞、江淮等自主品牌等国内外40多家知名汽车主机厂原装配套,并成为他们的核心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产品自营出口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专业试验中心、国家地方车身电气技术工程实验室、省级车用电气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业设计中心。自主创新研发的“昌辉”牌产品荣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国际驰名品牌、国家重点新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省工业精品。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子电器十强、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面对未来,昌辉股份全力打造一流全球采购供应商目标,以新区为平台,加速转型升级,以老区为依托,筑巢引凤,引进配套企业集聚,全力实现溪口汽配小镇,打造汽配工业走廊,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2021年1-9月,昌辉股份实现产值累计4.77亿元,销售收入4.78亿元。
2.黄山市凤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黄山市凤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一家集粮食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企业。经过18年艰苦创业,公司规模逐渐壮大,利用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天然的山泉水种植绿色稻谷,由开始的200余亩发展到今年的1000亩核心绿色稻谷基地。同时带动周边10余家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植绿色生态稻谷4000余亩。公司现有生产车间700㎡、存储车间1000㎡(其中租赁600㎡)、办公用房30㎡。每年向市场提供绿色有机大米1500余吨、普通大米7000吨。
四、景区景点简介
(一)祖源村:始建于宋代的祖源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被誉为“梦里老家”。2016年3月引进上海宏森投资发展公司开发“梦乡村”民宿项目,主要对祖源村部分闲置民居以及周边的山林和水体景观进行开发,促进溪口镇乡村旅游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
(二)木梨硔:属溪口镇花桥行政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有400多年历史,历史上属于徽州婺源北乡十四都。2013年,木梨硔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获“省级森林村庄”称号,也是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三)冰潭村:清流宛转的新安之源率水河,在休宁境内的锦山秀岭间穿行,容纳众多清灵小溪,汇成号称“新安第一潭”的冰潭。冰潭村位于溪口镇西部,境内山峦起伏,是当地有名的“毛竹大村”。这里群山环绕、绿水长流,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天然氧吧”。该村文风昌盛,崇文重教,历史底蕴深厚。科甲及第,曾出过多名进士及举人。如明代进士张应扬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吴郁著有《冰潭录》等书籍。
(四)晒袍坦:晒袍滩村地处新安江源头之一的碜溪河畔,河流发源于海拔1075米的仙姑尖,这里山高林密,四周有海拔千米左右的群峰。村名相传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晒龙袍的地方。村民以凌氏为主,耕读世家,科举蝉联,出过不少进士及举人,著名的有抗金英雄凌唐佐,清朝乾隆年间的兵部左侍郎凌如焕。
(五)源头村:高山村落源头村坐落于五龙山余脉、海拔1075米的仙姑尖山腰,翩跹在白云缭绕间。村落处于群山环绕之中,林木苍郁,古道幽深,水系发达,大片梯田沿山而攀,层层叠叠,是典型的徽州山居村落。村庄始建于明代,以詹、项、宋三大姓为主,村庄房屋建在山坳里,沿村中溪流两岸自西向东而建,整体错落有致,弄巷幽静,建筑风格原先均为木式结构,后来慢慢改建为徽派砖瓦民房,至今仍有三分之一以上为传统木楼。
(六)小坑:五龙山脉中的一个古村,背倚海拔千余米的仙姑尖,休宁县溪口镇境内,村庄小巧玲珑。两岸人家,枕溪而居。小坑古名小川,清朝初年始建,有300多年的历史,像大多数徽州村落,小坑也是聚族而居,以朱、胡两大姓为主,村中央至今犹存的两座古祠堂,临河对峙,就是村庄的核心。
五、其他特色亮点
溪口是儒雅之地,礼仪之乡,是清代重臣-乾隆年间军机大臣汪由敦和兵部尚书汪承霈的故乡。溪口镇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历代曾出过北宋知府凌唐佐、清代兵部左侍郎凌如焕、汪由敦,嘉庆年间状元吴信中,还有国保汪由敦古墓、市保关帝庙、凌右文古墓、晒袍坦等历史遗存。“经邦华国、表正百僚”的休宁名宦、乾隆重臣汪由敦其墓塚便坐落于溪口镇木干村。
这里有世代相传的方婆遗风,百姓历来勤劳善良。近年来,溪口镇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打造“溪口好人镇”为抓手,通过评选“溪口好人”,以“好人力量”浇灌群众精神土壤,促进好人效应不断释放,努力打造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人人向善”的正能量。在历届评选出的好人当中,有1人获评国家级孝老爱亲好人,3人获评安徽好人,2人被评黄山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