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解读】安徽休宁经济开发区“标准地”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1年10月27日
地 点:政府大楼12楼东会议室
内 容:安徽休宁经济开发区“标准地”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安徽休宁经济开发区
发 布 人:安徽休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郑伟阳
尊敬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休宁经开区发展、建设的关心、支持和给予的大力帮助;在此我谨代表休宁经开区管委会向各位表示衷心感谢!今天借新闻发布会的平台,向各位介绍今年以来休宁经开区“标准地”改革的进展情况。
休宁经开区“标准地”改革是2021年全县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将持续优化我县“四最”营商环境,实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快企业落地投产,激发经开区发展动力,推动休宁经开区在“十四五”期间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一、“标准地”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个目标:在县经开区推行“标准地”改革,建立“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的“标准地+承诺制”土地出让制度。到2021年底,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20%按照“标准地”供地。2023年达到50%,2025年底全部按照“标准地”供地。
四项原则:即坚持系统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简化审批程序,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坚持市场化配置,在完成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实施“净地”出让;坚持亩均论英雄,明确亩均税收、投资强度等控制性指标,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坚持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事前审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利用信用评价机制,营造“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社会氛围。
十大任务:确定评价区域,开展区域评估,准备“净地”出让,设定出让标准,按标组织出让,实施承诺制度(签订《“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严格产权管理(登记不动产权时备注“标准地用地,项目达产验收合格前不动产不得整体转让”)、开展联合验收(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环保标准、能耗标准、建议容积率高指标)、加强联合监管,强化信用管理和实施“标准地招商”。
二、“标准地”改革的进展情况
按照“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分为四个阶段,目前我们已印发了《关于印发休宁经济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区域评估工作。
一是确定评估区域,根据县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燕窝板块(面积3.93 km²)为“标准地”改革推进区域,主导产业为智能制造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两大产业。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燕窝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报省厅备案,并已取得批复。
二是区域评估进展,九项评估已完成水资源论证、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地质灾害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成果已在经开区官网公布(含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已通过专家评审;文物保护评估及水土保持评价已完成报告编制,正在申请专家评审;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已完成。除地震安全性评价、水保评估外,其余7项评估已在9月底完成。
三是“标准地”出让的控制性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已完成,即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15万元/亩,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2327吨标准煤,单位污染物排放废气2.18万元/吨,废水0.62万元/吨,固废9.60万元/吨、容积率为工业项目不低于1:1 。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一是九项区域评估的进度不一,影响了经开区明确项目准入要求和负面清单的确定。二是成片开发组件报批林地、土地指标用时较长。三是受土地指标、林地指标等要素影响,“标准地”净地出让仍处在前期准备阶段。
(二)下一步打算:一要加强对接,力争10月底全面完成区域评估,制定项目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二要加强协调,既要部门联动,又要各司其职,围绕“标准地”改革克服困难,加快林地、土地的征收和组件报批进度;三要加强统筹,围绕年度目标,弹好钢琴,最大限度地确保改革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总之,我们将在落实推进“1+7”专项攻坚行动中,认真贯彻落实招商项目难落地、重点项目开工要素保障等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全力以赴抓改革,主动作为强落实,勇于担当解难题,为经开区招商项目入驻能实现“拿地即开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