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1867/202110-00053 信息分类: 部门和专家解读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休宁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1-10-2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新闻发布会解读】休宁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

作者:休宁县站群管理 发布时间:2021-10-27 16:13 信息来源:休宁县政府办 阅读次数:

时    间:2021年10月27日

地    点:政府大楼12楼东会议室

内    容:休宁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发 布 人: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建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近年来,休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好农村路”一系列工作部署,围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为贫困户和农村送去财气和人气,凝聚党在基层的民心和党心的良好效果,有力地促进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充分发挥政府主体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多措并举推进。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休宁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工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考核纳入县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同时出台了《休宁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配套四个实施方案》、《休宁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有关农村公路专项工作文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社会参与”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确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支出落实到位,按规定用好均衡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相关政策,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县政府一般债券重点支持范围,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为交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二)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建好农村路。“一路通,则百业兴”,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才能破解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制约经济发展瓶颈,为此,自2016年以来,我县先后投入4.3亿元,实施了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等项目295个,其中:2016年以来完成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35座,完成投资4096万元,消除现行农村公路上的危桥,彻底解决“强路弱桥、宽路窄桥、新路旧桥”的瓶颈;2016年至2018年以“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切实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为目标,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70个585.018公里,完成投资28699.1万元,其中贫困村畅通工程26个92.171公里;2018年以来以“建立完善布局合理、标准适宜、出入便捷的通组公路体系”目标,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90个104.103公里,完成投资10622万元,其中贫困村扩面延伸工程9个11.304公里。同时2018年以来实施专项扶贫资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19个,完成投资4569万元。通过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齐了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发展短板,助力了脱贫攻坚。

(三)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全力管好农村路。在坚持传统农村道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我县印发了《休宁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工程实施方案》,把全县10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全面纳入“路长制”管理,实现管理全覆盖,责任无盲区。到2020年底,全县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构建率达到100%,县、乡两级路长办公室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县级农村公路路长制规章制度制定率达到100%,乡村道路专管员覆盖率达到100%。加强联合治超。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余辆次,精检货运车辆145辆次,查处超限超载运输货物车辆53辆次,非法改装2辆次,约谈货运企业2家次,责令企业停产整顿1家次,指导开展企业信用修复19项,卸载及驳载货物1305.66吨,驾驶证扣分12分,吊销道路运输证2本,共计罚款53万余元。投资900多万元,在全县建立了5个治超卡点和一个县级实时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对全县干线、支线公路和石料企业监控全覆盖。2020年,制作治超非现场执法证据167个(外省籍非现场证据31个,本省籍非现场证据136个),共发出违法行为告知单(抄告函)124份,已处理非现场案件19个,罚款11.65万元。今年上半年上传登记非现场执法证据68条。通过“美丽公路”建设、路域环境集中整治、部门联动等措施,完成农村公路沿线乱堆乱放、违法侵占、违法搭建广告牌和违章建筑等治理工作,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目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四)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全力护好农村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社会参与”原则,县政府出台了《休宁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确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加强农村公路灾毁应急保障工作,县级统筹资金51万元,将全县900多公里农村公路纳入灾毁保险。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系统农村公路应急联动机制,组建了50人应急保障队伍,配备各类抢险工程机械和物资,同时联系客运企业,可及时抽调客运车辆26台,为交通防汛保通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实际经常性养护率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率达到80%以上,大中修比例在5-7%。

(五)着力推进城乡客运和建制村通客车,全力运营好农村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我县制定了《休宁县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实现公交从无到有,目前,我县拥有1家公交企业(休宁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有员工43人,公交车40台(全部为绿色环保纯电动公交车),开通公交线路6条,营运线路总长度约180公里,覆盖我县中心城区、齐云山风景区、市高新区、市中心城区等地,年运营里程约158.7万公里,年运送旅客约120万人次。扎实推进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运工作,畅通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2020年期间采取路线延伸、周班制、预约定制等方式,开通了商山镇杨庄、鹤城乡樟田、龙田乡古楼、璜尖乡清溪、五城镇长干、小贺、上岩、岩溪、山斗乡青岭和白际乡白际、项山、结竹营等35个建制村通客车,设立建制村客运招呼站牌120块,公布发车时间、运营线路、监督电话等信息,保障我县边远乡镇建制村群众“行有所乘”。截至目前,我县21个乡镇153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今天的休宁,县内农村公路通村进组,通达能力得到提升;城市公交从无到有,道路客货运覆盖城乡。“互联互通,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行有所乘,货畅其流”的运输服务,不仅提升了休宁县成为皖浙赣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中心的区位优势,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

诚然,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休宁农村公路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70%,休宁农村公路的大体量,却由于大规模建设起步较晚,随着城乡客运和农村物流的发展,农村公路交通量逐渐增加,总体发展仍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出行和农村物流发展的需求。二是目前休宁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各自为政的“二元化”格局尚未根本解决,农村道路客运市场主体“多、小、散、弱”,设备和设施陈旧,服务水平不高,道路等级较低以及由于村庄分散导致的路网连通性差问题,制约着客运的通达性,难以为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三是休宁作为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核心地带,通往景区“最后一公里”的公路标准低,大部分为三级及以下道路,旅游旺季造成承载力不能满足需求,车辆拥堵现象严重,旅客绕行及备选路线较少,难以适应休宁县全域旅游综合开发要求。四是休宁县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功能较为单一,具备管理、综合服务、客运、公交、货运、邮政、快递等三种以上功能的乡镇运输站场较少,运输站场综合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支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将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休宁未来交通的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指示讲话精神,以“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为指导,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以破解“出行难”这一突出民生问题为抓手,着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交通的大发展来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要着力提高公路承载能力。加强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衔接,结合德上高速、昌景黄高铁黟县北站的建设,规划同干线公路之间的连接线,促进休宁县与周边地市的交通联系;规划建设(改扩建)连接中心城区与其乡镇之间的快速道路,减少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同时扩大城区框架;加强旅游景点与周边的交通联系,配合月潭湖旅游开发,规划黄山市区、休宁县城通达景区和景区内部循环线路;加快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增强主要干线公路的通行和抗灾能力。

二是要畅通农村公路“微循环”。重点加强乡村主次道路建设,提高道路欠发达地区的通达性;打通“断头路”,增强乡镇间的道路互联互通;实施窄路面、路段拓宽改造,消除“瓶颈路”;实现县域内部交通通畅化、网络化、均衡化,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

三是要建设一体化的城乡公交体系。着力解决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各自为政的“二元化”格局,大力优先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对农村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加快淘汰老旧农村客运车辆,全面提升客车性能,构建由城市公交线路、城镇公交线路、和镇村公交(镇镇公交)线路三级网络组成一体化体系,城乡公共交通系统以城镇公交为骨架,以镇村公交线路为辅助,以规模较大的集镇为主要客流集散地,实现对乡镇以及广大农村的客流覆盖。

四是要推动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实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在条件具备的乡镇完成实施交管站升级改造和功能完善,建设具有物流服务、交通管理、农资及农产品仓储、日用品分拨配送、再生资源回收、邮政快递等功能的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与邮政网点相结合,合理规划,解决农村物流“县城--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完成县、乡、村三级物流场站建设,推进农村地区货运站场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