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中办国办“双减”实施意见精神,休宁县把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扎实开展好“双减”工作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校内提质减负实现了“三个优化”:优化课堂教改。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分析学情,以学定教,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作业设计。倡导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优化课程设置。对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齐全部课程,保证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学时间,保障课外兴趣活动和每日校内体育锻炼时间。
校外规范减负做到“三个坚决”:坚决吃透“营改非”工作精神。领会“营改非”工作重大意义,研究“营改非”工作思路,理清“营改非”登记路径、工作流程,确保“营改非”工作不偏不倚。坚决理清“营改非”工作流程。主动对接县市场监管局和民政局,梳理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中注销、变更以及在民政登记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所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罗列清单,理清头绪,编制工作流程。坚决阐明“营改非”工作意义流程。联合县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登记部门,召开了休宁县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工作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了“营改非”工作的通知精神,介绍“营改非”工作中机构变更、注销、民办非企业登记的流程及需要提供的材料;重点就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的区别、民办非企登记时的验资及金额、捐资助学、银行保证金和资金托管等进行了阐述,让培训机构清楚明白“营改非”政策、流程以及相关细节。
截至2021年12月底收回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21本,签订校外培训机构登记意向书21份,三家培训机构意向“营改非”,9家机构意向注销校外办学学科不再从事面向中小学是的培训业务,9家机构意向转为非学科类培训。“营改非”机构申请换发办学许可证,变更了许可证编号和学校名称,许可证由营利性变更成非营利性。注销机构到市场监管局办理注销公司主体或变更经营范围剥离学科培训。(项雪华 宋迎春 特约通讯员:潘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