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1867/202212-00084 信息分类: 执行落实情况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招商,民政、扶贫、救灾,其他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休宁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2-12-3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优化营商环境】休宁县:加强“血液循环” 盘活乡村经济

作者:休宁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2-12-31 12:34 信息来源:休宁县乡村振兴局 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休宁县引进社会资本“活水”,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探索形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的新型发展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2022年度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6481元,较2021年增长12.04%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28.8万元,较2021年增长56.54%。

一、“活血祛瘀”优环境

一是撬动社会资本今年安排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698万元,批复下达6个批次83个项目,涉及产业项目415114万元,占比66.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用财政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约2.6亿有效提升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行专项债券。探索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2021年县级安排使用专项债券资金84189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安排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休宁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智慧产业园等项目81700万元;置换到期债券2489万元。2022休宁县新增专项债务额度84600,推动社会资本加大乡村振兴投入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一企一策”政策服务套餐机制印发“稳企增效12”“助企纾困30”“稳经济40”,向重点企业、项目联系人推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省市县助企纾困政策3800余次。举办党建引领信用村新型农业主体授牌授信仪式,授予30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A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场对15家经营主体进行授信,授信金额达3381万元,从信贷资金方面支持企业发展。

二、“造血补气”强发展

一是多产融合发展。打造“一村一业”“一业一景引进、培育黄山市鼎新生态农业10余家优质市场主体全县茶叶产量1.36万吨、同比增长4.6%,产值11.26亿元、同比增长2.1%;菊花种植面积约3.54万亩,常年综合产值约为3.5亿元2022年,我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21.49万人次,收入为24.96亿元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增至3万余人,基本形成休闲养生、康养度假、民俗体验、赏花摄影、古道徒步等多元化乡村旅游产业格局。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休宁县万安镇轮车村谋划的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黄山韩佰祺食品有限公司注资约800万元建设非遗技艺韩氏百香堂项目,结合区域优势和环境优势建“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建成集徽州烧饼文化展示、古今烧饼制作工艺展演、研学、休闲参观等为一体的主题文化旅游观览体验中心,预计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休宁县蓝田镇益兴生物能源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政府投资1000万元益兴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380万元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的深加工实现对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优质能源,根本解决农村秸秆禁烧难、出路难的问题每年可为蓝田镇创造税收约150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联动管理服务。探索“村企合”新模式,引进岭南九龙旅游等公司,不断完善河道整治、景观布局、周边绿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集乡村旅游、农家餐饮、特色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供给,有效破解了因乡镇财力困难、政策争取有限导致的对村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不足等问题。溪口镇祖源村引进企业开发“梦乡村”民宿项目,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改造闲置民居以及周边山林和水体景观等,引导带动农户利用自家宅基地、整合房屋和富余资金打造小型乡村精品民宿,探索民宿群模式,打造周末游“微景区”。

三、“输血供氧”注活力

一是吸引紧缺人才。首创“政聘企引才模式设立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周转库,引进18名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等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服务企业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意开发,入库服务期3年。出台“柔性引才”管理暂行办法,通过顾问指导、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精准引进中科大等高校博士11名、科技副总1名助力企业发展。选派11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驻企服务专员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定向包保,做实驻企服务包保工作机制,打造政企“面对面、距离”品牌,聚焦企业诉求,助企纾困解难。

二是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产业科技项目示范和技术技能培训,开办创业培训班3期,为90名创业学员进行创业培训指导。开展农民工“优秀创业项目”和“返乡创业之星”推荐评选,齐云山镇典口村返乡农民朱国庆荣获“安徽省返乡创业之星”称号。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25笔2850万元,带动吸纳就业455人11家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已到位贷款资金2870万元。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借鉴企业优秀管理经营经验,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延长产业链,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结构,与“两茶一花一鱼”等特色品牌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发挥乡村发展自身优势,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构建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联结机制,保证村民和企业的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