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1867/202308-00099 信息分类: 部门和专家解读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休宁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3-08-0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部门解读】县卫生健康委:《休宁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休宁县站群管理 发布时间:2023-08-07 11:18 信息来源:休宁县政府办 阅读次数:

一、出台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十三五”以后国家加快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今年省、市明确要求休宁县要在2024年底之前建成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

本《方案》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卫疾控秘〔2017〕430号)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解读手册(2020年版)》。

二、起草过程

在起草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对相关文件政策进行了充分研读,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的实质;二是学习先进县区的经验,取长补短;三是紧密结合我县实际,积极与上级单位、涉及相关单位联系沟通,将相关信息纳入方案里。7月10日,县卫生健康委召开党组会形成《休宁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7月19日,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了《休宁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审议稿)》。7月29日,县政府召开二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休宁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8月5日,由休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三、工作目标

主要突出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构建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通过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工作,提升慢性病人群生活质量,提高慢性病早期发现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探索适合本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四、重点内容

本《方案》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全面提升健康休宁建设水平。二是工作目标。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构建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探索适合本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三是主要任务。根据《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解读手册(2020年版)》要求,具体工作任务包括8大类、24大项、62小项,涉及考核数据指标共135个。涉及27个县直有关部门和21个乡镇,具体工作职责在附件中分共性职责和个性职责予以分解。四是工作步骤。按时间节点分为动员部署阶段、全面实施阶段、调研评估阶段和长效实施阶段。力争在2024年底前申请并一次性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五是工作要求。成立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及时交换信息,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强化经费投入,保障工作顺利推进;严格督查督办,实行绩效考核,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五、创新举措

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县建设、卫生县建设、文明创建、暖民心工程、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创新、特色案例报告,有效推广成功经验。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全面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并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形成长效机制。

七、关键词解释

慢性病: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八、解读咨询电话

如有对《方案》有不理解之处,可向休宁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股具体咨询,联系人:苏上琪,咨询电话:0559-7516786 (办公时间: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