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第9场】休宁县“加强城市治理 提升城市品质”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5年7月18日
地 点:县融媒体中心四楼直播间
内 容:休宁县“加强城市治理 提升城市品质”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发 布 人:县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县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程云彪
各位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近年来,休宁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核心目标,注重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县在加强城市治理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聚焦长效治理,抓实“三项机制”,为城市治理提供坚实保障。实行日查夜巡机制,按照“全域覆盖”原则,织密城市管理网格,成立5支中队,落实“白+黑”工作模式。针对公园、广场、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实行中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形成事事有人管、有人盯、有人抓的工作局面,持续提升日常巡查管理成效。建立攻坚整治机制,以“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等专项治理。规范非机动车摆放,劝导店外经营、流动摊贩,清理牛皮癣和整治乱堆乱放现象,修复市政破损设施,补栽苗木,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并抓捕流浪犬。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建筑垃圾、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重点攻坚整治行动,查处违法行为。建立协同共治机制,持续加强与公安、住建、环保、市监及乡镇等部门协作配合,联合社区、小区、商铺,建立“微路长”工作模式,依托城管进社区、进小区等活动,多点发力、聚力攻坚,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二)紧盯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在春节等重要节点前,提前部署、精准发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行动。聚焦主次干道、城北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状元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坚持“文明执法、疏堵结合”,集中整治流动摊贩、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加大对高峰时段路面巡查频次与执法力度。加强对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对道路沿线非机动车乱停放进行不间断整治,确保停车秩序规范。持续深化宣传,执法队员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向商铺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商户履行好相应责任和义务,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三)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自口袋公园项目实施以来,在城区主要路口、节点打造共打造9处。2025年以来,完成10处“微改造 精提升”项目点建设。聚焦市民停车需求,新增1400个城市停车泊位。在街区、小巷等公共区域设置本地特色的景观设施,打造特色街巷文化。以“席地而坐”标准,推行“一日两扫”“两洒两冲”常态化环卫保洁机制,持续开展城市道路、城市公共空间、重点区域、公共服务洁净等行动,推进“机扫、冲洗、普扫、管理人员巡回监管”模式,做好垃圾清运规范作业,确保城区环境干净整洁。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筑牢城市生态屏障。抓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渣土运输和建筑垃圾治理联合执法,深化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垃圾和环境卫生治理。对城乡环境卫生坚持不漏死角治“脏”,不留后患治“乱”,不拖时间治“堵”,不怕亮丑治“差”,不遗余力治“污”。坚持数字赋能,利用数字管理平台,形成高效运转模式,让环卫管理更科学,筑牢城市绿色屏障。
(五)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同步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在民生服务上,设立便民临时摊点群,累计设立12处便民临时摊点群,“疏堵结合”解决流动摊贩经营难题;降低共享电单车收费标准,将共享电单车收费价格由3元/20分钟降至2.5元/20分钟,减轻群众出行负担。减轻群众出行成本;补齐市政短板,2025年以来,修复破损道路约两千多平方,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启用环卫工人工资专用账户、成立企业工会,切实维护环卫工人合法权益;建立群众诉求“提级办理”机制,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高效解决各类民生问题。2025年上半年,共受理群众诉求312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在队伍建设上,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通过案卷评查、体能训练、业务研讨等形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与执法水平;开展“城管开放日”“体验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群众走进城管一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让城市治理更贴民心、更合民意。
下一步,休宁县将持续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立足城市发展所需和群众生活所盼,强功能、补短板、优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打造主客共享的宜居新空间,让休宁的城市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完善、生活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