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第15场】休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5年9月25日
地 点:县融媒体中心四楼直播间
内 容:休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
发 布 人: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李文进
各位新闻界朋友们: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休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今天,我们借助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平台,以“强化源头治理,护航舌尖安全”为主题,向各位介绍我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方面的实践举措和成效亮点。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四个最严”基本要求,将源头治理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产地环境,夯实安全之基。我们始终把产地环境治理作为源头管控的首要任务,让“好生态”真正成为“好农产”的底气。全县已完成耕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针对不同类别耕地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县绿色防控示范辐射推广总面积达22.8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3.5%,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产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严格监管执法,开展专项行动。一是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包片负责,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要求,落实县级监管人员8名,乡镇网格监管员51名,村级协管员153名,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动态信息。二是采取抽样检查、飞行检查、日常巡查等方式,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要农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今年以来,共巡查检查22次,出动执法人员8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01家次,抽样送检肥料8个,农药10个,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抽检种子4个,兽药2个,立案查处农资案件2件。三是持续开展豇豆和水产养殖重点品种农药残留攻坚行动,对入网主体开展精准整治,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树立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意识,严把基地源头生产关。
三、加大风险防范,优化监测预警。一是不断完善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和快速检测“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对抽样地点、抽样对象随机抽取,及时发现和排查风险隐患。每年定量监测数不低于2批次/千人,其中监督抽检比例不低于20%。近几年定量监测和乡镇快速检测合格率均达99%以上。二是及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工作调度和舆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四、规范生产过程,筑牢主体防线。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县建成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6家【泉水鱼开发、松萝、新安源、徽三农、徽山食用油、佳龙】,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家【石屋坑渔业】。有序推进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两品一标”、特质农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认证,截至目前,我县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43家,认证产品74个,特质农品2个【“小壶天”牌竹荪、“夹溪源”牌菊花】,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休宁泉水鱼】。
五、健全追溯体系,推进智慧监管。为实现监管的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我县将智慧监管作为关键抓手,积极指导生产主体、带证主体入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入网主体共141家。利用“农监宝”“农安康”小程序,对各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巡查检查,共开展基地巡检100次。引导主体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追溯码和合格证“证码合一”,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治理和监管能力,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和精细化管理。目前已为70家主体配备打印设备,规范开具合格证,开具合格证数1518个,打印合格证张数5075张。
下一步,我县将始终紧扣“强化源头治理,护航舌尖安全”这一主题,持续把源头管控的责任压得更实、举措落得更细,以标准化生产筑牢源头基础,以智慧化监管守住安全底线,以全链条发力织密防护网络。未来,休宁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行动,让每一份从休宁田间地头走出的农产品都带着“安全印记”,让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更放心、更安心,真正以源头治理的扎实成效,守护好全县人民的“舌尖上的幸福”。
再次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