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2018/202503-00014 信息分类: 主动回应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休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 2025-03-13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主动回应】吹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质增效“集结号”

作者:程国兴 发布时间:2025-03-13 10:01 信息来源:休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阅读次数:

为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休宁县以“全民参保、应保尽保”为目标,聚焦政策宣传、精准扩面、提档补缴、集体补助和经办服务五大关键环节,多维度吹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提质增效“集结号”,切实筑牢民生保障基石。

政策宣传“全域覆盖”,激发参保内生动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借助“就业春风”招聘会人多的有利时机,组织“社保蓝”志愿服务队,到状元广场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台,开展政策宣传活动14场次,发放政策宣传材料6000余份,解答政策咨询500余人次。印制4万份彩色《城乡居保政策宣传材料》分发到21个乡镇开展上门入户集中宣传。以“算清经济账、亲情账、长远账”为核心,利用“休宁人社”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线上发布政策要点和推送案例解读3篇,并要求县、乡(镇)和村三级干部高密度转发朋友圈,不断提高宣传覆盖面,通过典型案例对比,让群众直观感受"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政策优势。在“元宵节·猜灯谜”和“3.5学雷锋”活动现场人流密集区设置政策展板,以图表对比直观展示“多缴多补、长缴多得”政策红利,有效提升群众参保积极性。

精准扩面“靶向发力”,破解参保空白盲点。依托大数据平台,联合公安、民政、卫健、残联和乡村振兴等部门,精准筛选未参保人员,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五类重点群体”动态台账。组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金融村官”服务队,开展“敲门行动”近5000余人次,为灵活就业人员量身定制参保方案。针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实施“政府兜底代缴”政策。截至2月底,累计为3084人代缴保费30.84万元,实现特殊群体参保率100%。

提档补缴“双向驱动”,提升养老待遇水平。开展“人均缴费千元村创建”活动,设立“政策咨询专窗”和“补缴绿色通道”,引导群众通过补缴提高个人账户积累。以“身边案例”强化示范效应,如万安镇吴某某通过补缴9万元,退休后月养老金可领取850元左右,带动周边群众主动提档补缴。截至目前,补缴历史年度保费3017.66万元,较上年同比提高86.36%。

集体补助“试点突破”,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强化与农业农村局和税务局配合,及时召开村集体经济补助试点工作推进会,组织社保干部学习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黄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我县流口镇、鹤城乡2个乡镇4个集体经济强村率先试点推行“集体补助”模式,鼓励使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向特殊群体进行补助缴费。如鹤城乡渔塘村,年初就对当年到龄人员补助100元,构建起"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的三方筹资机制。自2024年开展试点以来,全县累计为171名低保特困等人员集体补助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71万元,有效激活集体经济发展与养老保障的良性互动。

经办服务“暖心升级”,畅通惠民最后一公里。充分运用“皖事通”、“微信”和“支付宝”参保缴费“一键通办”功能,实现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和资格认证等14项业务“掌上办”。开展村级平台建设,为全县25个村和11个社区开通人社综合服务平台,购置高拍仪36台,在全县25个银行网点实行“社银一体化”,可办理56项社保业务,极力打造"15分钟社保服务圈",实现社保项业务"就近办"。大力推广“皖事通”养老认证小程序,6万余名老年人足不出户完成认证。

下一步,休宁县将持续巩固扩面成果,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织密养老保障网,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