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休宁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非煤矿山企业:
按照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徽局《关于印发安徽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皖应急函﹝2023﹞65号)和黄山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黄山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方案》(黄应急﹝2023﹞40号)要求,县应急管理局结合实际制定了《休宁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休宁县应急管理局
2023年3月30日
休宁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矿山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2·22”坍塌等事故教训,严密管控非煤矿山安全重大风险,有效防范遏制非煤矿山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从即日起到 12月底,围绕控大风险、除大隐患、治大灾害、防大事故的目标,聚焦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整治攻坚等重点工作落实,对所有正常生产、建设、整改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及启动复工复产、有人作业的长期停产停建的非煤矿山(以下统称非煤矿山)进行全面整治,集中消除一批重大事故隐患,严厉查处一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切实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确保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二、主要任务
以自主排查整治为主线,全面落实非煤矿山企业主体责任,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 工作:
1、集中开展全系统各环节自查自改。对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规定,迅速组织开展 1次全系统各环节自查自改,聚焦关键岗位责任落实、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整治、重大风险管控、重大灾害治理,坚持“一矿一策”、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过筛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找漏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落实,并形成动态自查自改机制。
2、每月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每月组织开展 1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排查工作要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建立台账,由主要负责人负责跟踪督办,确保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落实到位,逐一整改销号。技术力量不足的,要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坚决防止重大事故隐患查不出来、整改不到位的情况。
3、集中开展全员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自查自纠。组织对本单位各层级、各岗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 1次全面自查,重点排查整治主要负责人未落实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未制定并落实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照搬照抄、不符合企业实际、与现场脱节,未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监督考核等突出问题。发现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的,要立即纠正;发现安全生产责任悬空、不落实的,要及时堵塞漏洞,推动全员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发现难以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的,要主动停产或者整体托管给有能力的企业,确保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4、集中开展全员安全大培训。围绕提升法规标准执行力,开展 1次以学习非煤矿山“两规程”等法规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安全大培训,做到不漏一岗、不漏一人。培训结束后要组织开展1次全员大考试和实操测试,严肃考试纪律,做到真考真测。考试结果要与岗位聘任、薪酬等级、年度考核等挂钩,主动清理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五职矿长”,主动清退一批不合格的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倒逼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并形成企业内部培训考核奖惩机制。
5、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建立出现事故征兆立即停产撤人制度,立足于早、着眼于防,上下半年各至少组织开展1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演习、1次针对企业自身风险和灾害特点的专项应急预案演练,重点检验全体从业人员是否熟悉应急救援预案和避灾路线,是否掌握事故征兆、具备自救互救能力,是否能熟练使用紧急避险设施。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对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能应急、救得了。
6、重点开展一批专项排查整治。
(1)重大灾害治理专项整治。结合灾害特点组织开展 1次重大灾害治理专项整治,聚焦水、火、冒顶、坠罐、跑车、尾矿库溃坝、尾矿泄露等重大灾害,重点整治灾害治理投入不到位,灾害治理措施不落实,擅自缩减灾害治理时间、压减灾害治理工程、降低灾害治理标准等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发现存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清、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要主动采取停产、限产等安全防范措施。
(2)违规动火等危险作业专项整治。结合本企业生产作业、采掘工艺和提升运输等特点,组织开展 1次违规动火等危险作业专项整治,重点对动火、人员提升等高危作业人员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危险作业管控制度落实情况开展 1次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发现的安全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压实安全责任,落实管控措施,主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3)地下矿山无轨运输车辆专项整治。组织对井下无轨胶轮车使用情况进行 1次全面摸底排查,建立设备设施和定期检测检验台账,严格执行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严禁使用干式制动的车辆运输人员、油料、爆破物品等,以及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四不像”等车辆下井运输矿石。
(4)外包外租工程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有外包工程的非煤矿山企业要组织开展 1次外包外租工程安全管理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承包承租方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违规分包转包、以包代管,双方未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清,未将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统一管理等突出问题。对不符合要求的外包单位,要坚决予以清退。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 4月10前)。县应急管理局召开动员部署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确定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
(二)企业全面自查自改阶段(2023年 4月底前)。各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全面自查自改方案,配齐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力量开展自查自改,形成问题隐患、风险管控“两个清单”,编制自查自改报告,填写《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检查表》。非煤矿山上级公司对所属矿山自查自改工作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非煤矿山自查自改报告经主要负责
人审核签字后,连同保证自查自改真实性的承诺书一并报送县应急管理局。
(三)重点检查阶段(2023年6月底前)。县应急管理局对照《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检查表》逐一开展全面检查,并将“逢查必考”贯穿始终。对研判不放心的、灾害严重的非煤矿山优先安排检查,对受水害威胁严重和可能受地质灾害影响的非煤矿山要在汛期到来前完成检查。
(四)总结评估阶段(2023年 12月)。12月份,县应急管理局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深入分析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健全完善一批治本制度并推动落实,进一步夯实矿山安全基础,全面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