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休宁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落实好黄山市残疾人就业帮扶“123机制”,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为宗旨,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2025年全县开展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60人。
二、培训内容
就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有就业需求的未就业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新录用残疾人等开展。创业创新培训主要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开展。零就业、一户多残、以老养残家庭中的残疾人无法参加培训的,经县残联同意,可与残疾人有抚(扶、赡)养关系并履行了义务的亲属参加。残疾人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免费培训,同一职业同一等级原则上不重复培训。
三、培训组织实施
残疾人职业培训由县残联委托专业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相关内容按要求及时录入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服务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扶持政策。完善购买残疾人职业培训服务政策,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乡镇残联要支持残疾人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二)充分利用残疾人线上培训资源。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推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三)规范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积极推进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化、类别化、规范化,落实残疾人职业培训目录清单管理,建立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公示制度等,培训管理要求按照《关于印发〈安徽省残疾人职业培训服务与管理规范〉的通知》(皖残培〔2023〕12号)执行。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残联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抓紧抓实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按要求组织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积极参加培训。
(二)注重宣传引导。各乡镇残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介,大力宣传职业培训的方针政策以及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特别扶持措施,让更多的残疾人知晓,引导更多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三)加强安全管理。各乡镇残联要积极协助做好培训工作,有效统筹高质量培训和高水平安全,围绕职业培训的重点环节和场所,进一步增强安全防控能力,守牢安全底线,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守护好残疾人群众和广大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