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485825923/202105-00012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其他,其他,其他,TXT,婴幼儿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1-05-1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齐云山风景区2016年以来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工作谋划

作者:齐云山管委会 发布时间:2021-05-10 16:23 信息来源: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阅读次数:

一、2016年以来工作总结

2016年以来,齐云山风景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加快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及休闲养生福地”目标,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品牌、创新景区管理”为重点,拼搏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实现了齐云山旅游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一)旅游产业发展加快。五年多来,齐云山山上山下共计投入近15亿元,重点在山下建成了齐云小镇,打造成为全国第二批旅游特色小镇,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明显完善,旅游业态明显丰富,旅游服务明显提升。齐云山风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达2.5亿元,旅游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二)保护管理成效显著。一是总体规划报批有进展。完成了《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修编工作,该规划经多轮修改,已提交国家林草局组织国家相关部委进行审查,我委已按照审查意见进行完善,待审批。二是文物保护管理上台阶。2019年齐云山登封桥成功申报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小壶天石坊申报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齐云山石刻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并获抢救性保护。三是景区社会管理有成效。有效实施了道教宫观修复、古村落保护、九里十三亭古道修缮和月华街环境整治、道教香火治理,有效控制核心景区月华街民房改造建设。四是旅游安全监管全覆盖。建成了全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森林防火、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形成即时监控、联防联动、应急应对的网络格局和工作机制。五是依法管理步入新台阶。颁布了一部属于齐云山景区自己的法规,即《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并有效贯彻实施。

(三)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五年多来,齐云山景区累计建成或完善了旅游公路改造提升、月华街集散中心、玄天太素宫、九里十三亭、徐霞客古道、方腊寨栈道、生态停车场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完成了山下镇区亮化提升、滨江护岸提升、月华索道改造、新旅游集散中心、文旅善水街、自由家营地、齐云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了月华街环境整治、洞天福地祠陈列馆建设项目、齐云山5A景区创建综合项目等,山上山下项目整体推进有力,进展良好,景区发展后劲增强。

(四)品牌形象明显提升。五年多来,齐云山深入推进旅游“品牌”战略,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户外评奖大会暨齐云山国际万人徒步大会以及齐云山自行车爬坡赛、汽车越野车王争霸赛、道文化祈福活动、国风文化复古游齐云、“5.19”寻迹霞客之旅、“湖光山色”花事摄影节等活动,圆满举办了全域旅游投资发展(齐云山)高峰论坛、未来景区发展学术研讨会等体育文化活动。开通了黄山高铁G7306冠名“休宁齐云山月潭湖”品牌列车,初步形成高铁、公路、机场广告宣传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广告宣传的三位一体宣传格局,积极开展“互联网+旅游”营销活动。齐云山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景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省十大最具影响力景区、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省体育旅游产业基地、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齐云山打造‘体育+旅游’休闲产业基地入选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典型案例是安徽省唯一摘得该项荣誉的案例。齐云山5A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通过文旅部评定的5A级景区资源评价,2020年11月,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组织有关专家到齐云山进行5A创建暗访工作,尽管未拿下5A,但暗访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的肯定。

(五)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齐云山风景区是全国文明景区,齐云山镇是全国生态优美环境乡镇,又是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和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齐云山优越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环境,是商家争先引入项目的首选之地。五年来,齐云山通过加大环境整治力争,实施了横江河道治理、月华街环境整治、镇区环境提升,同时通过5A争创等一些举措,齐云山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祥源齐云山小镇除引进齐云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外,还进驻了黄山市祥源齐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祥源自由家度假营地旅游管理有限公司、黄山市祥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黄山市齐云山水上游乐管理有限公司、黄山市齐云山博明置业有限公司、齐云山自来水厂有限公司等;齐云特色小镇企业59家,新增旅游民宿、文化产品经营等个体经商户240

(六)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一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进一步健全了月华街村级组织,在景区日常工作中,月华街党支部和村民组发挥着积极的联络作用。二是乡村管理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了月华街禁止饲养家禽家畜补偿、6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金、月华街村以及道协定额补助等机制,有效实施了月华街三线改造、村庄亮化、给排水处理、危房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较好地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社会环境进一步和谐。加强景区周边两县三乡镇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等联动工作,景区镇区、山前山后联动发展、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旅游文化进一步提升。面向全国征集齐云山亭阁楹联,打造亭阁楹联文化,编撰《祈福齐云》书册,挖掘齐云山本土文化,推进齐云山文化旅游共同发展。五是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充分利用齐云山平台,积极举办全省职工登山比赛、全市职工登山比赛以及“中国新歌声、唱响齐云山”、中国新歌声全国城市海选安徽赛区总决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各地职工健康文化生活。

(七)主责主业基础夯实。一是抓实党建主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关注疫情、助危捐款”、巡护景区、扶贫助困等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县委《六项制度》,加强党工委成员联系各支部党建指导制度,积极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认真落实书记党建攻坚项目。二是抓严警示教育,针对查德民、赵文彪等发生在我县身边的各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反面警示案例,特别是齐云山镇汪志明、郑春庆违纪违法案例,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警醒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抓实问题整改。坚持以县委巡察风景区党工委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聚焦党的政治建设等7方面19个问题,全部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到位,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聚焦中央巡视安徽反馈问题以及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中涉及齐云山的2个问题,加大问题整改,现基本整改完毕。四是长抓意识形态。积极落实“一岗双责”,认真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巩固道教商业化治理成果成效,取缔了景区占卦、算命迷信活动,禁止香火售卖行为,规范了香火管理市场;加强网络舆论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传播正能量信息,强化“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掌握了解舆情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三、今后五年工作谋划

目标思路:今后五年,齐云山将继续以建设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以总抓手,以发展齐云山山水文化旅游为轴心,继续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力建设休闲健康养生福地;继续建设齐云山服务业聚集示范园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旅游景区复核合格;积极参加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旅游接待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

工作举措:

(一)强化保护管理,提高工作水平

依据《齐云山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和《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推进景区保护管理。一是加强资源保护。加强各类风景旅游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重点是加强地质遗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自然水体保护等。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通过持续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珍稀动植物保护。加强横江齐云山段护岸提升建设和流域范围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工作。二是加强环境管护。完善月华街污水处理站,建成齐云山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10座符合标准的旅游公厕。继续推进“垃圾山下处置”,景区内设置2个垃圾收集中转点,设立山南山北2个垃圾回收压缩中转站,配置垃圾处理设备和运输车辆,引进先进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垃圾,固体废物外运处理,建成景区环境监测系统。三是加强文化保护。深入挖掘齐云山本土文化资源,建设齐云山文化展陈中心,推进齐云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实施齐云山石刻文物保护等工程,传承和保护好摩崖石刻、登封桥两大国保以及齐云山道乐、道场等国家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谋划项目建设,增进发展后劲

一是谋划“一条主轴”。即通过项目谋划,规划实施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打通齐云山山水田园文化旅游线路主轴。主要内容为规划建设齐云山第二条索道,连接月华街、五老峰、状元湖、棋盘石至云岩湖的齐云山景区游览主通道,将各景区点串联成线,提升景区旅游看点和内涵。二是发展“三大区域”。优化拓展月华街核心景区,提升高端旅游服务;做大做强齐云小镇旅游精品服务区,继续完善旅游设施和丰富旅游业态;合理规划开发云岩湖旅游区,实现山上山下、前山后湖三区联动开发、互动发展。三是建设“十大节点”。经初步摸排,今后五年将重点开发建设齐云山镇区横江段游乐区、祥源小镇善水街二期、东亭高端主题社区、齐云山中学地块、704所地块、林业站与岩前村委会地块,深度开发建设月华街夜游文化产品、打造月华街高端民宿,规划建设齐云山二索和文昌阁旅游服务区等,计“十大节点”项目建设。使齐云山景区明显形成一条休宁旅游龙头地位突显、特色鲜明、业态丰富、服务优良、辐射强劲、效益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链。

(三)丰富旅游业态,做活特色旅游

一是在观光游上扩大容量。进一步优化齐云山月华街精华游览线路,适时开发新的旅游产品,重点是以五老峰全线公路开通之机,通过串点成线,推动楼上楼、状元湖、棋盘石、云岩湖等景点的开发。二是在度假游上增加内涵。在山上,通过收储、租赁、合作等方式,改造月华街现有民居,打造特色精品客栈和民宿;在山下,全面建设齐云山祥源小镇项目,以道家养生文化为精髓、以齐云山福山福水环境为载体,以“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户外运动+道文化传播”为理念打造安徽省首个三养文化(健康养生、灵修养心、休闲养老)为主题的创新旅游度假养生产品。三是在特色游上细分市场。在做好传统的观光游、朝圣游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文化游、研学游、学生游、养生游基础上,重点要开发“不夜齐云山”,打造齐云山灯光秀、坐岸花园、旋转餐厅等夜游产品,让夜齐云亮起来,吸引夜游客慕名而来,留得住客,推动齐云山夜经济活起来。

(四)创新旅游营销,打造知名品牌

一是举办大型活动。积极争取举办或承办全国性的研讨论坛、节庆活动、摄影大展、文化体育赛事等不断提高国际国内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齐云山在国内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媒体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媒体、机构等加强对接,主动开展旅游形象宣传。进一步增进与人民网、新华网、百度、新浪、搜狐、抖音等各大门户网站、平台合作,利用网络在线营销方式,争取年轻市场、高知市场、国际市场。三是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加大5A创建力度,确保创建成功,积极参加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提升齐云山品牌和品位,争取一批景点或产品进入国家和省级名牌。积极申报省、市级著名商标,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扩大商标注册范围,开展商标国际注册。

(五)打造智慧景区,提升服务水平

以齐云山5A景区创建等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建设智慧景区集成系统研究与示范应用平台,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内容,建设智能导览系统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式营销服务系统,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做好风景区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加强旅游舆情舆论监管,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