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四抓并举”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
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平台,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休宁县积极完善农家书屋设施建设,推进线下农家书屋和数字农家书屋并进,补足农民精神文明生活空缺,在文化阵地效能发挥上作用显著。全县已建成乡镇图书室21个,农家书屋153个,数字农家书屋153个。
抓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实施全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计划,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年均提升县域内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基层阵地设施。今年,全县申报拟提升农家书屋7家,总预算投资超200万元,采取“县财政预算统筹+社会力量投资”方式,因地制宜完善乡村两级农家书屋基础配置,更新阵地软硬件设施设备,改善全民阅读环境,吸引群众走进书屋,让书屋从“强起来”到“活起来”再到“火起来”,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近年来,商山镇荪田村农家书屋获评“安徽省百佳示范农家书屋”,龙田乡江田村、五城镇五丰村农家书屋获评“安徽省百家皖美书屋”,渭桥乡上前村县图书馆上前村分馆书屋获评“安徽省百佳乡村书屋”。
抓质量,优化图书配置。在图书配置上选取贴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符合农村阅读爱好的书籍,种类涵盖党政文史、农业技术、文化、少儿故事、养殖种植、健康养生等各类几十万册,每年定期补充更新出版物不少于60种,确保书籍种类常换常新,充分实现农民群众“有书看、能看懂、用得上”。此外,在线上农家书屋基础上,上架数字农家书屋,免费提供优质的电子图书和有声读物,村民足不出户也能完成精神“充电”。
抓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每个书屋均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今年,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聘用专职文化协管员32名,兼职10名;印制《管理手册》《操作手册》《活动指南》《日常工作手册》等一批指导性册子,《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职责》等制度完善上墙,确保农家书屋管理员规范有序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加强书屋管理员队伍素质建设,开设业务培训班,“理论+实操”提升业务骨干技能水平;建立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将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激励基层干部想创新,敢创新。近年来,海阳镇南街村、齐云山镇岩脚村、东临溪镇源口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获评“安徽省百佳农家书屋管理员”;齐云山镇岩脚村、商山镇阜田村、东临溪镇一心村、蓝田镇西村村、龙田乡古楼村、溪口镇石田村、五城镇红坑源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获评“安徽省乡村数字阅读推广小能手”。
抓活动,满足群众需求。结合各农家书屋实际,深入开展政策宣讲、阅读朗诵、志愿服务等符合农民兴趣的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次;组织参加省级“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多次荣获全省特优作品及优秀作品奖。抢抓暑期等重要时间节点,东临溪镇心安社区等地农家书屋创新发挥阵地作用,引入社会志愿服务力量策划执行儿童暑期社区活动,参与儿童小课桌作业辅导等,采取课后作业辅导与手工实操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方式开设暑期公益培训,真正实现“保学生安全、除家长顾虑、促社会发展、提阵地效能”。
下一步,将继续以书屋改造提升为基础,以提升书屋服务,创新主题活动为抓手,探索“农家书屋+”的多元融合模式,拓展书屋职能,实现书屋效能发挥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助推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