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资源
休宁地处皖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均气温15.5~16.4℃,降水量1400~1700毫米之间。境内南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有黄山余脉,东南部白际山脉系浙江天目山之脉,西南皖赣边境五龙山脉为怀玉山脉延伸入境,形成南北自然屏障。率水、横江流域呈现地势较低的河套平原,境内水系分属钱塘江、长江两大流域。境内共有237条大小河流,分别汇入新安江、遂江、衢江、阊江4条水系。河道总长约910公里,河川经流量22.42亿立方米,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15.54万千瓦。主要河流率水和横江分别于县境南、北部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其流域总面积1947平方公里。
境内生态环境十分优良,且有丰厚的原生态养生资源。县内已建立岭南、六股尖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马金岭县级自然保护区和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同时,休宁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安徽省“首批省级生态县”和“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2013年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称号。
境内植被丰盈,林木繁茂,林业面积17.9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9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2.17%。是安徽省重点林区,是省速生丰产林基地之一。森林面积、蓄积量、采伐量均列全省第二位,素有“徽杉仓库”之称誉。自然资源丰富。植物种类180余科约1400种。其中,树种111科1026种。已发现的珍稀树种有银杏、南方红豆杉、香果柑、鹅掌楸、三尖杉等40余种。药用植物165科677种。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各种珍禽鸟类215种,兽类73种、爬行类54种,两栖类动物26种。
大气环境质量大部区域为一类区,河流清澈,水质纯净,饮用水质常年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天然矿泉水已得到规模开发。
全县有茶园1.3万公顷,生态茶园占一半,是“中国绿茶出口第一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松萝茶历史悠久,有“绿茶始祖”之誉,驰名中外。而“白岳黄芽”、“新安源银毫”、“金龙雀舌”、“霞雨茶”等一批新创的有机名茶已崭露头角,享誉遐迩。休宁土特名产繁多,香菇、黑木耳、蕨菜、笋干、多种中药材,尤为出名。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种类多、品位高,已开发矿产24种68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有岩金、银、锑、铜、铁、锌、钨、钼、钒、镉等16处,非金属矿有萤石、瓷土、灰石土、脉英石、膨润土等47种。石煤总储量9.8亿吨,膨润土资源量732万吨。
休宁县是“中国旅游百强县”之一,秀美山川和厚重文化造设了多姿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现有国保单位3处(齐云山、三槐堂、黄村进士第),省保单位14处,市县文保单位33处;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道教名山齐云山,集丹霞地貌、摩岩石刻、道教文化与山水风光为一体,拥有“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项桂冠。不仅有奇峰、怪石、幽洞、飞泉、瀑布、湖泊等自然景致,还有60余处恐龙化石遗迹,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道教圣地,留有月华街和宫观、府殿、道院,以及近千处历史摩岩石刻和名人碑铭。齐云山已被列入“中国十大宗教名山”。万安古镇的老街是“中国十大文化名街”,闻名海内外,与之毗邻的古城岩国家风景名胜区,堪称明清徽州水口园林和徽派古建筑博物馆。园内有牌坊、亭阁、门楼、宅院、祠堂等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作坊街。景区和古镇的古桥、古塔、古埠头,老街连成一片,浑然一体,成为横江水畔绝美的风景画屏。以钟古楼为主体的“中国状元博物馆”及其门前古风浓烈的文化广场公园,展示出“中国第一状元县”独特的历史辉煌。城西凤凰山麓的大熊猫生态乐园,收养着国宝大熊猫和百余只皖南野生珍禽奇兽,是颇具特色的观光点。分布于全县青山绿水之间的乡村旅游景点,门类诸多,风采各异。如“江南最后秘境”白际的原始生态风光;岭南三溪、山斗龙源谷、源芳大峡谷的控幽野趣;夹溪河、颜公河、三溪河几处养生漂流惊险,都异彩纷呈,千姿百态。全境20多处乡间生态福地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地,处处风光无限,徽韵浓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的民间游艺、质朴的民俗风情,加之遍布境内众多的古村落,古建筑、古驿道、古遗址和历史名人故居,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休宁正在和继续开发的新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