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财政局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县级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筑牢绩效管理工作基础
(一)强化宣传绩效理念。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积极开展绩效管理政策和工作宣传,宣传引导部门树牢绩效理念。
(二)不断规范业务流程。制定县级绩效评价工作规程,不断提升绩效评价质量。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强化执业质量监督,为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三)健全信息系统。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等绩效管理业务流程嵌入一体化系统,实现绩效管理全流程信息化。
二、完善预算和绩效管理融合机制
(一)完善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管理机制。事前突出绩效导向,县财政局结合2023年预算评审,邀请县人大、县审计局、行业部门等专业人员及县人大代表成立专家评审组,抽取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开展审核。并将事前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的必备要件。结合2023年预算编制,组织指导县级所有部门设置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安排预算的前置条件,将同步公开。
(二)完善绩效运行监控机制。事中注重绩效监控,结合2022年预算执行,对县级部门财政资金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实现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运行监控全覆盖。
(三)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事后强化绩效评价,建立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多层次评价体系。在实现绩效自评基础上,选择部门的单位自评和部门评价情况进行抽查复核。
(四)完善绩效结果应用机制。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问题整改责任制,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真正形成问题反馈、落实整改和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及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初步建立。